素有馬來西亞「歷史之都」之稱的馬六甲,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文化遺產的城市
因為地處馬六甲海峽出口的樞紐位置,這讓馬六甲自古以來就具有重要的經濟與戰略地位,經歷多次戰爭
除了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外,也因為葡萄牙、荷蘭與英國殖民而混入西方文化元素,曾被喻為東方的威尼斯
馬六甲古城區以多元文化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中,這次我們也特別安排一個下午來欣賞這些歷史古蹟
這天導遊帶領我們在雞場街的娜娘 Peranakan Place享用完午餐,走過陳金聲橋跨過馬六甲河進入舊城區
【荷蘭廣場(紅屋廣場)】
走進荷蘭廣場彷彿一秒置身於荷蘭,因為顯眼的紅色這裡也被稱為紅屋廣場,擁有將近兩百年以上的歷史
周圍的景點包含基督堂、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噴泉、馬六甲鐘樓,都是值得細細欣賞、拍照留念的景點
在荷蘭廣場旁邊發現了這個馬六甲老式消防車的展示區,身為消防員的阿芷我當然要跟資深老學長合個照!
如果覺得太熱不想走路也可以選擇坐三輪車,路邊有很多色彩繽紛的卡通三輪車,每一台看起來都好蝦趴!
【Melaka Historical Vehicle Park 馬六甲歷史車輛公園】
經過馬來西亞博物館沿著道路直走會看到馬六甲歷史車輛公園,公園內展示舊飛機及火車讓大家與之合照
馬六甲歷史車輛公園旁邊就是Mauritius堡壘遺址,雖然不是馬六甲特別有名的景點卻讓阿芷我印象深刻~
導遊說地板上的每個坑洞都是戰爭時留下的子彈彈孔,經過這麼多年都還依然留存著,聽完真的很震撼!
完全可以想像戰爭時的激烈畫面,在這片土地上流過多少鮮血,希望這個世界可以不要再有殘忍的戰爭...
【法摩沙堡】
法摩沙堡建立於1511年,葡萄牙人在占領馬六甲後在聖保羅山下建成這座號稱「東南亞最大最堅固的堡壘」
據說在建造時所有的石塊都采自爪哇海底的隕石,並以葡萄牙保護神之名命名為法摩沙堡,城牆厚度達3米
牆內設有城樓和炮臺以保護自己的臣民和香料貿易,後來被荷蘭人攻占,直到移交給英國人後於1808年拆除
如今的法摩沙堡只剩下一道城門,但透過牆上子彈彈孔依舊可以想像戰爭時槍林彈雨的畫面,著實令人唏噓
導遊帶領我們沿著法摩沙堡旁的階梯往上爬,前往聖保羅堂的路上有非常好拍的「BUKIT MELAKA」字牌
這裡就是原稱聖保羅山的馬六甲山,不少人都會特別在這裡拍照留念,導遊也幫我們拍了不少觀光客照
【聖保羅教堂】
聖保羅教堂興建於1521年,是由一位葡萄牙的將軍在此建造的天主教堂,後被荷蘭人改稱為聖保羅教堂
再後來荷蘭人將它改為世俗用途,成為馬六甲防禦工事的一部分,堂內則作為墓地用來埋葬有名望的人
1548年時傳教士聖方濟·沙勿略在此設立了一所學校,並將此教堂作為他前往中國和日本傳教之旅的基地
1552年他在中國上川島去世,隔年它的遺體從上川島運來該教堂暫時安葬,最終移往印度葬於果阿GOA
1952年為了紀念傳教士聖方濟·沙勿略到達馬六甲400周年,教堂的廢墟前豎立起了聖方濟·沙勿略的雕像
雕像祝聖一天後,一棵大樹倒下時恰巧折斷了雕像的右臂,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失去右臂的聖方濟·沙勿略像
傳教士聖方濟·沙勿略的空墓依舊存在於此,旁邊還佇立許多葡萄牙、荷蘭時期留下的墓碑,顯得格外莊嚴
因為聖保羅教堂位處山頂,從這裡可以遠眺馬六甲海峽以及高空旋轉景觀塔,也是很值得拍照留念的景點
一邊散步還可以一邊欣賞古城風光、了解歷史故事,感謝導遊帶我們享受了這一場精采的古城文化之旅
::附上相關資訊::
打完收工!
覺得文章實用的話請不吝嗇給我們一個讚!每一個讚都是我們繼續分享的動力!
有問題都可以來粉絲團問我啊!快來找我玩吧! 阿芷、吃貨走跳日記